快捷导航
     学院新闻
我校“Volleyballene (排球烯)”研究引起广泛国际关注
发布时间:2016-06-08   浏览次数:0

我校物理学院刘英教授的“材料模拟与设计”研究团队在“过渡金属与碳混合团簇”的研究中取得进展,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20个钪原子和60个碳原子组成的稳定的、中空的“排球烯(Volleyballene)”,研究结果以“Sc20C60: a volleyballene”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《Nanoscale》上 [ Jing Wang, Hong-Man Ma, Ying Liu*, Nanoscale, 2016,8, 11441, 2015年Nanoscale影响因子为 7.394 ],研究论文被评为2016年度 Nanoscale热点论文,并被选作第22期的后封面论文[1]。研究结果发布后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,先后被《New Scientist (新科学家)》、《MIT Technology Review (麻省理工技术评论)》、《Physics Today (今日物理)》、《Chemistry World (化学世界)》、《Sciences et Avenir (科学与未来)》等著名科普期刊和一些网站专题报道。

形状酷似足球的“富勒烯(Fullerene)”C60,也叫做“足球烯(Soccerene)”、“巴基球(Buckyball)”,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20个六边形和12个五边形构成。1985年,克罗托(Kroto)、斯莫利(Smalley)和柯尔(Curl)等人在探索宇宙空间星际尘埃的组分时,意外地发现了C60的飞行质谱。受建筑学家巴克明斯特·富勒(Buckminster Fuller)设计的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球形圆顶建筑的启发,他们认为C60具有类球体结构而将其命名为巴克明斯特·富勒烯(Buckminsterfullerene)。高纯度富勒烯的大量制备使C60的研究风靡一时,研究领域涉及超导材料、非线性光学、超硬材料、超分子化学、放射医学等等,C60在自然界的天然存在和在宇宙空间的亘古存在也先后被证实,克罗托、斯莫利和柯尔因C60的发现荣获了199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。富勒烯之后,人们提议了一些有趣的类富勒烯分子,如过渡金属原子与碳原子组分为8:12的“金属碳笼(Met-Cars)”、内嵌金属的“硅富勒烯”、中空的“金富勒烯”等。

我校王静副教授、研究生马红曼和刘英教授(责任作者)的研究小组确定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排球状分子团簇,并将之命名为“排球烯”。排球烯的空心笼状结构由8个“单元”按排球的图案“缝合”而成,每个单元由8个钪原子包围着两个相连的碳五元环构成。研究发现,排球烯在多个同分异构体中具有最低的能量,并具有一个大的能隙(HOMO­–LUMO gap),拉曼谱的分析和热分子动力学的计算也都显示出,排球烯具有很好的力学稳定性、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。此外,他们提议,中空的排球烯可以通过内嵌其它原子或分子调节其电子结构和特性。

排球烯的研究工作2015年2月10日在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后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2015年2月18日,《MIT Technology Review (麻省理工技术评论)》以“Forget Buckyballs, Here Comes Volleyballene(忘掉巴基球,排球烯来啦!)”为题发表在线评论[2];2月19日,《Physics Today(今日物理)》以题为“Buckyball variant resembles a volleyball(巴基球的变种酷似一个排球)”在“News Picks(新闻精选)”栏目介绍了这项工作[3];2月25日,《New Scientist(新科学家)》在线发表评论文章“Volleyballene puts a new spin on buckyballs(排球烯赋予巴基球新的诠释)”,并在杂志的225卷3010期第19页以“Buckyballs play a different sport(巴基球在做截然不同的运动)”为题进行了报道[4];3月4日法国杂志《Sciences et Avenir (科学与未来)》以题为“Le volleyballene, nouvel hommage des chimistes aux sportifs(排球烯,化学工作者给体育界的新礼物)”进行报道[5];3月7日课题组新造的“Volleyballene”作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被World Wide Words (910期, 2015)收录[6];2016年2月18日“Chemistry World(化学世界)”以题为“Volleyballene nets a place in the buckyball family(排球烯在巴基球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)”介绍了这项工作[7]。这项工作还得到了一些新闻网站和新闻频道的报道[8]。

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973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。

相关链接:

[1] http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16/nr/c5nr07784b

  http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pdf/2016/nr/c6nr90121b PDF

[2] http://www.technologyreview.com/view/535281/forget-buckyballs-here-comes-volleyballene

[3] http://scitation.aip.org/content/aip/magazine/physicstoday/news/news-picks/buckyball-variant-resembles-

  a-volleyball-a-news-pick-post;jsessionid=fcgud8lsdqfc.x-aip-live-02

[4] http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262407915603918#rpctoken=1845261806 PDF

  https://www.newscientist.com/article/mg22530101.700-volleyballene-puts-a-new-spin-on-buckyballs/#.VO5pyuFRV-U

[5] http://www.sciencesetavenir.fr/fondamental/20150304.OBS3809/le-volleyballene-nouvel-hommage-des-chimistes-

  aux-sportifs.html

[6] http://www.worldwidewords.org/weirdwords/ww-vol3.htm

[7] http://www.rsc.org/chemistryworld/2016/02/volleyballene-buckyball-fullerene-nano-cluster

[8] http://blogs.scientificamerican.com/cocktail-party-physics/physics-week-in-review-february-21-2015/

  http://mp3converter.top/This-Month-In-Science-March-2015 Video

 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oYLDYzgUfY

  http://www.nanonewsnet.ru/news/2015/voleibolen-novyi-vysokostabilnyi-predstavitel-semeistva-bakibollov

(供稿:科技处;编辑:网络新闻编辑部)